原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海军上将,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孙建国,为《中国核潜艇之歌》代序。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 ——纪念首艘核潜艇下水50 周年 (代序) 12 月26 日,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50 周年纪念日,也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7 周年日。在这个特别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里,所有正在和曾经从事我国核潜艇事业的人,都会为这个伟大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今天,我们更加怀念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是他老人家为中国核潜艇人定下了壮志凌云、豪气冲天的初心——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更加怀念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核潜艇事业的开创,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的一幕幕;更加怀念聂荣臻、张爱萍、刘华清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将帅,为核潜艇事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更加怀念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赵仁恺、黄纬禄、阮克强等为先锋的老一代科学家和建设者们,为设计建造核潜艇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更加怀念首任核潜艇艇长杨玺为代表的第一代艇员们,为核潜艇首次形成战斗力做出的突出贡献。 从20 世纪中叶,中国核潜艇事业走过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尊重科学、曲折探索、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一代代核潜艇人,前赴后继,矢志不移,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从零开始、起步维艰,上山沟、下海岛,入戈壁、进荒滩,几近与世隔绝、隐姓埋名;他们心系民族重托、担负国家使命,事业高于天、责任重如山;他们视名利淡如水,视核潜艇如生命,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默默无闻的人。“〇九”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全国几百个科研院所、数千家工矿企业,心往一处想、上下一盘棋,全力以赴、大力协同,数万台件设备系统按计划、按节点,从四面八方汇聚集成为核潜艇。仅用6 年的时间,就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原子弹爆炸到核潜艇建成下水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预言。核潜艇事业老一代核潜艇人,用他们可歌可泣、激情燃烧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核潜艇事业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的壮丽史歌;用他们惊天地、动鬼神的英勇创举,书写了一篇篇敢为人先和顽强拼搏的丰功业绩;用他们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塑造了一个个令人崇敬和时代楷模的英雄群体;用他们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舍生忘死,构建了一座座核潜艇精神和“〇九”文化的丰碑。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新时代新形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实现伟大中国梦、海军梦凝聚强大动力的宝贵财富。抚今追昔,我们永远铭记过去的老一辈核潜艇人,永远崇敬今天的老一代核潜艇人,永远发扬“爱〇九、学〇九、干〇九”的优良传统。 本书作者讲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描绘的一幅幅鲜活场景,生动再现了核潜艇人平凡而伟大的事业,深刻展示出老“〇九”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书中披露和描写的世界各国核潜艇大洋角逐、深海砺剑,诡波谲流、危机四伏,“太平洋并不太平”,使读者从全球的高度和视角,了解和认识中国核潜艇及其战略地位作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中国梦、海军梦自豪感。同时,使广大科普和军事爱好者增加了核与核潜艇知识,了解海军核潜艇部队的光辉历史,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脊梁”精神。 今天,我一代核潜艇已经退出现役,二代核潜艇已经形成战斗力,新一代核潜艇也将横空出世。核潜艇作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和令对手胆寒的“杀手锏”,正在为中国的大国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基石、核盾牌作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核潜艇人就是抱着忠诚使命、报效国家、献身海疆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畏气概,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打出“杀手锏”,给对手雷霆一击,万里决战决胜,担当历史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感到自豪、骄傲、欣慰和振奋。作为一名核潜艇老艇员,我为自己能够从事过核潜艇事业感到无比荣幸和骄傲。同时,殷切期盼今天的后来者们能够薪火相传,继承发扬“〇九”人半个世纪来铸就的“坚定信念,爱国奉献,大力协同,科学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〇九”精神,走进大洋,逐梦深蓝,向海图强,不断提高核潜艇的战斗力、威慑力,为实现中国梦、海军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攀世界高峰继续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2020 年12 月2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