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读物 晓
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师傅泽风先生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已于2022年6月由中国现代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理论地位、社会性质、理论来源、主要特色、理论任务、历史使命、生态建设、历史分期、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科学方法、领导核心等十二个部分组成,共28.8万字。这是傅泽风先生在他的学术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读》基础上,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作的一种新的探讨,是一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读物。 在理论地位方面,该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共党人举起的一面旗帜;要正视矛盾和问题、把握初级阶段的变动性、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进理论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全面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指导地位。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等论述。 在社会性质方面,该书认为,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体上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能因为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些资本主义成分而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看作资本主义性质的;同资本主义取长补短无关社会性质;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贵在坚持,贵在行动。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论述的诠释。 在理论来源方面,该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包括“两个必然”原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原则、社会主义应当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按经济规律办事原则、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理论等,从而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想。 在主要特色方面,该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有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论内容、思维方法有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治理体制有特色,要努力使这些特色转化为优势,从而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的思想。 在理论任务方面,该书认为,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原则前提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要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全球化,要坚持走自己的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要贯彻“十四个坚持”。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思想。 在历史使命方面,该书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共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强军目标、促进世界和平、掌握科学方法、全面从严治党。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等论述。 在生态建设方面,该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是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中合理因素的成功吸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当代中国生态思想的直接运用、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和践行,从而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 在历史分期方面,该书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认为它们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提供了政治和制度基础、物质文化基础、基本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新的经验、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的思想。 在价值理念方面,该书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理想信念这个关键、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个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的关系;其次要明确工作思路,包括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教育引导、弘扬先进典型、统筹改革发展稳定。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等论述。 在发展理念方面,该书认为,首先要确立系列观念,包括系统动态辩证可持续的观念、生产力发展是基础的观念、科学的社会主义本质理念,同时要明确发展思路,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抓好相关配套环节,破解系列观念障碍,从而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等思想。 在科学方法方面,该书着重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求是思维、底线思维,认为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要探讨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的生产力具体内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途径;坚持求是思维,要坚持解放思想、全面了解事实、掌握系列方法;坚持底线思维,要了解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坚守各种底线、规范底线思维、树立正确意识。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等思想。 在领导核心方面,该书认为,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着重把握其必要性、首要任务、制度安排、在各方面工作中的贯彻落实问题;其次要全面从严治党,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其它各项建设、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这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等论述。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涉及的上述十二个方面内容,虽然在具体论述方面带有作者个人的理解,属于作者个人的专业研究范围,但在总的谋篇布局以及总的写作思路方面,与中共党人历来的主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于我们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会有一定的帮助,是一部比较好的政治理论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