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陆中国现代出版社!
zgxdcbs@126.com   1876289693@qq.com 00852-69338402
最新资讯
中国现代出版社:《高昌之路》
中国现代出版社:《走进台湾》
中国现代出版社:《永兴记忆》
中国现代出版社:《故乡和他乡》
中国现代出版社:《大漠昆仑测旗...
中国现代出版社:《东子牙村史》
中国现代出版社:《玉山记忆·红...
中国现代出版社:《我考上了中山...
相关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彩书评 >

我与郭家沟的缘分(代后记)

来源:中国现代出版社   作者:现代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4-06-07

我与郭家沟的缘分(代后记)




2023年,郭家沟成为国家4A级景区,引得无数人关注。很多朋友奇怪我和家人怎么能够成为郭家沟的荣誉村民?我告诉他们,我和郭家沟的不解之缘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20世纪末的1999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我正在供职的天津工人报社决定突破原来的经营模式,把新闻的触角伸到郊县,去开发新的领域。当时,第一个在郊县成立的记者站就是天津工人报驻蓟县记者站。这个记者站有5名成员,社长杨双堂亲自带队,还有新闻部主任、办公室主任、司机和我,我的任务是采访写作。我们的记者站设在县城的蓟县企业局里,有男女两间宿舍。在企业局副局长果春顺先生和蓟县总工会副主席张洪臣先生的带领下,我们遍访了蓟县十几个乡镇、几十家乡镇企业,采访了多位农民企业家,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报道传回报社,为天津工人报开拓了新的领域。

记得那是2001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我们记者站的几个人在蓟县企业局的食堂吃早饭,果局长对我们说,蓟县每个事业单位都有一个贫困村的联系点,企业局的联系点是下营镇的郭家沟村。当时这个村子遇到困难,因为蓟县大旱,村里新栽种的栗子树苗因为浇不上水,已经危在旦夕。我们听说以后,决定立刻去这个小村支援抗旱。杨社长说,这次扶贫是记者站的“个人行为”,我们几个要自掏腰包凑钱买水泵。记得我们每个人拿了600元(相当于我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三台水泵,开车奔了郭家沟。

这是我第一次来郭家沟。我们先到了下营镇,沿着马营公路继续向东。开出五六公里以后,转道向北朝着山上开。果局长指着一个山沟里的小村庄,告诉我们:“那就是郭家沟村。”我们问他:“为啥我们不进村,反而绕着村子上山呢?”

果局长说:“因为进村没有柏油路,汽车开不进去,我们要从郭家沟水库边上的那条路下去。”

我们开到了青山岭,从一条砂石路上转道开到郭家沟水库,再从水库西边的一条道上开到郭家沟。进村第一眼,我竟然看见了一小片稻田,这片地不大,不到一亩,只是一小片,但是一片金黄,飘着稻香。那一抹金黄色在这个旱情严重的大山里显得格格不入。当然,当时我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第一眼看见的一小片稻田,牵出了我与郭家沟村的不解之缘。

那一年,胡金领刚当选村主任,大队还没有办公室。胡金领在他的家里接待了我们。下营乡的有关领导听说了这件事,早就到了胡金领家等着我们。记得他家的院子很大,三间房子很老旧。金领的爱人许翠双非常热情地给我们做了一顿农家饭,虽然没什么食材,但都是自己家的绿色食品,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得,我采访胡金领的第一个问题是,为啥这么干旱,你们村里还有人种水稻?金领说,郭家沟村上游有郭家沟水库,本来不缺水,年年有人种水稻。只是因为新栽种的栗子树苗种在了西坡上,因为没钱买水泵,上不去水。

原来如此。我们送的水泵非常及时,当天就派上了用场。后来听说,那些栗子树苗浇上了水以后,都缓了过来。

天津工人报社驻蓟县记者站工作了两年多。在许许多多的采访中,我们结识了很多蓟县的朋友,也曾再次来到下营镇采访。虽然没有对郭家沟进行专门的采访,但是经常会听企业局的同志们说起这个村子的情况,在我们的心里,就如同牵挂一个朋友和亲人。

2002年,天津工人报记者站撤回以后,我对蓟县的朋友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在蓟县山区有一个家。下营镇的朋友们听了很高兴(那时还少有天津人在山区安家),他们说,一个记者来山里住是一件好事。他们建议我选择九山顶的常州村,说那里已经开始开发旅游,很热闹的。我摇摇头。他们又推荐青山岭,我又摇头。朋友问我想去哪儿?我说,郭家沟村。朋友们哈哈大笑,说,那村很小,又是贫困村,去那个村干啥?我的回答让他们很奇怪,我说:因为那个村里能种水稻。

是啊,有哪个山上的村子能种水稻呢?真的没有,只有郭家沟村。

那一年,我在村主任胡金领的帮助下,在下营镇和郭家沟村办理了相关的手续,按照规划图,开发了村里的一块荒地,建了我今天的小院。2003年2月,郭家沟村民委员会为我家三口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我们荣幸地成为郭家沟村荣誉村民。

转眼已经20多年过去,郭家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村里的一员,我亲眼见证了山乡巨变。在2012年全村的改造中,我家的小院也跟全村的建筑一起改造成为统一风格的建筑。这些年,眼看着郭家沟的孩子们长大了,眼看着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眼看着小村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我深知,在小村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多少人执着的努力,是多少智慧的结晶,汇集着多少人的汗水和泪水。

2022年,喜闻郭家沟获得再次提升改造的机遇,如同自己家的喜事,我高兴极了。我知道,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村里的文化建设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的想法与党支部书记胡金领不谋而合。于是,我开始了新的文学创作:书写山村巨变报告文学集《郭家沟的故事》。

2022年,是20多年来我在郭家沟居住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我走遍全村的每一个角落,采访了很多村民,探访传奇故事,挖掘古老传说,看望百岁老人,寻找革命烈士的轨迹……30多万字就像郭家沟那条永不枯竭的溪水一样,从我的电脑键盘上汩汩流出,我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展现着我的乡亲们……

缘分真是奇怪的事。如今,把我们领到郭家沟的蓟县企业局副局长果春顺先生、蓟县总工会的副主席张洪臣先生都已经去世,天津工人报驻蓟县记者站也已经成为历史,当初西坡上的栗子树苗已经长成了大树……只有我还与郭家沟这个小村有解不开的缘分。

谁能想到,20多年前,郭家沟的乡亲们热情地接待了一位来自天津的记者;而20多年后,这位记者成为给他们写书立传的人。

《郭家沟的故事》记叙的故事很多都是村里人耳熟能详的事。但是,在这本书里却可能显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角。因为我是从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角度,对这些事去感受和书写的,因为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会在人们认为极为平常的小事里挖掘它更深层的意义。

开始,我觉得,郭家沟仅有50户人家,故事能写个二十篇左右、20万字左右就很好了。谁知,越是采访深入,越觉得可写的故事越多,竟然有30多个故事跃然纸上(很可能还有许多没有采访到的故事)。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曾无数次地被感动,无数次地掉眼泪。

《郭家沟的故事》一书是我在郭家沟村深入采访后撰写的报告文学集。文章真情实感,催人泪下,引人入胜。山村里的历史、人物、风情、在我的笔下一一展现。30多篇故事记叙的都是发生在郭家沟村、村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深刻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给蓟县人民带来的痛苦记忆,也可以感受到在共和国的变革中,蓟县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的天翻地覆。

通过这个小村的故事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郭家沟村,从一个贫困山村到国家4A级景区的华丽转身,有祖祖辈辈的祈盼,有几辈人艰辛的努力,有多少泪水和汗水……我们的祖国就像宽广的大海,郭家沟村就像一朵小小的浪花。透过这一小朵浪花,却能感知大海的波涛汹涌。

在此,感谢郭家沟村两委的支持,感谢胡金领书记的帮助指导。向所有接受我的采访、给我讲故事的郭家沟乡亲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的友谊将天长地久,如同蓟县的青山绿水一样。

在此,向郭家沟所有的乡亲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20多年来对我家的关心、照顾和帮助。

在此,感谢当我在撰写过程中遇见疑难时,帮助我的朋友们。联合村龙学文帮助找到了胡俊烈士墓碑,丁连举老师帮助联系查找烈士线索,摄影家刘光辉帮助查找历史资料……

在此,感谢张志刚大哥、张福刚大哥,感谢贾紫璇、杨蕾小朋友,我的采访给你们添了很多麻烦。感谢你们为我提供了那么多的帮助,有了你们的热情无私的帮助,才有了《郭家沟的故事》。

希望读者喜欢这本《郭家沟的故事》。向亲爱的读者们鞠躬感谢!郭家沟欢迎您!



董秀娜

2023年4月 于郭家沟杨墅


编辑:现代出版社 【打印】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9 中国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香港新界沙头角麻雀岭116号1楼D室

香港总社电话:00852-69338402 业务QQ:1876289693

内地咨询电话:13715015055(深圳)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zgxdcbs@126.com   18762896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