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记录故乡的历史是一种文化功德
有人说:“故乡是一本书”。书是读不完的,故乡亦如是。我对故乡的认识是后知后觉的。“故乡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书的海洋”。 对故乡这本书,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故事,对于故乡的情感,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 的人能读出山水之灵秀;有的人能读出岁月之沧桑;有的人能读出留恋、读出风花雪月;有的人则能读出韵味、读出质感。有的人能从祠堂家庙里读出家族的薪火;有的人则能从那些山野的庵堂中读出信仰。还有的人,甚至从一草一木中,便读出故乡始终萦绕在梦中的味道……去读故乡这本书,读自己的出生地,其实也是在读自己,是一种精神的照射与故园文化的再度滋养。 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出发地。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曾不止一次在自己的文 章或一定的人群范围内呼吁,爱故乡是爱祖国的具体体现,很难想象,一个连故乡都不爱的人,何以谈得上爱祖国?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的∶“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是的,爱家乡和爱祖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这个观点,曾有人用另一种口气与我讨论过。他说∶说真话,我的故乡很偏僻,也很贫穷、落后,想要从心眼里爱她,还真是不情愿,也不容易啊?!我愕然。我原以为爱故乡是一个人生来具有的本分,“不爱故乡”是一个无礼且无理的问题。 编写此书,首先热爱家乡是根基,感恩报恩为力点。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行、读、写,倾心着意,不屈不挠向前走。 行,就是脚踏实地,进行社会调查,以核准实情,保证入书资料的真实性。入农舍、访知情……为此书,可以说是走过不知多少路。 读,就是阅读书籍,捞取书稿所需的资料,以充实本书的含金量,提升此书的资料真实性价值。为此,读县志,阅史籍,浏览网络,查阅图书档案。 写,就是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筛选,鉴别真伪,适度取舍,分门别类编写成书稿。 故乡是根,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故乡乃是我们对于世界的最初印象,而最初印象是难以被后来的任何印象所取代的——因而她具有人生记忆的终极性。 冷静下来想想,“人为什么要爱故乡”?是值得让你仔细思考的。第一,因为自己出生在那块土地上,自己的先辈曾一生在那里居住、劳动、生活,并埋葬在了那里;第二,自己曾经受到过那个地方山川、河流、森林、黄土地等自然环境的恩赐和熏陶;第三,自己体验与天然习惯了那个地方特有的表达方式,即风土人情、方言土语。这三点说起来就是孝文化、生态文化、乡土文化。只有特有文化才是人们爱故乡的根本理由,才能回答“我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叩问。 从我准备写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无时无刻不在读着我的故乡大王桥,那些在童年时印入我脑海中的点点滴滴,得以成为我读故乡的敲门砖,为我打开了一道道灵光之门。 退休之后,我经常专程回到故乡,几乎每次在回去的路上,那古道石桥、那阳河湾涯、那些大树旧屋、那条大街胡同、那座庙宇老宅、那间祠堂的老旧族谱,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虽然早已改变,甚至不在,但我似乎已经穿越了历史,那一幅幅久远的壮美画卷,仍然会在我的脑海中一一展现,似乎就在面前。 雪藏在故乡山水间那些久远的传奇与智慧,低头婉转,如诉如歌。我当时就感觉,眼睛不够用了,进而心也不够用了,只觉得似乎每一刻都会有东西要溢出来。只能慨叹那一方水土孕育的神奇,并愈发为之骄傲与赞叹。 遗憾的是我没能在后半生一直生活在故土,有搜集乡贤嘉行、整理故土风俗的地理之便。我只能在整理编写村志之余,去与童年玩伴儿、发小喝茶闲聊时钩沉往事;与健在的耄耋长者交谈问询;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寻找知情者求证;去图书馆翻阅资料查找线索;亲自了解证实相关资料的真伪。至少,我必须找到确凿的佐证,才能确认某一项史实或古迹值得去书写与描述。 身处浮华的沽上寒舍,一点点搜寻那方水土和那里人物的细枝末节及吉光片羽。我无法呈现故乡往昔的阔大和连绵,只能凭自己的努力去打捞一些零碎的旧影,进行归纳整理,书写自己对故乡的认识与情感,于是才有了这些零零散散的文章。 我写的这些文章绝不像历史学者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位离乡游子饱含情感的寻路歌、招魂曲,我想替故乡消逝和正在消逝的美景良俗招魂,想让那些被遮蔽的故土人物能被更多的现代人所了解并记住。 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创作的确是需要耗费心血的,因为它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不能光凭感觉行事,更不是几句华丽的辞藻就能体现的,一定程度上更需要一种科学态度,比如对历史的考究、对时间的确认、对技艺的描述,甚至人名地名等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既失去了水准,更失去了价值。 在我刚回乡之前,我从没想到过,我的“文化之故乡”竟会如此的厚实,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与我早已潜移默化了的价值符号同出一脉。于我,写作此书的过程,既是再读故乡,更是一次巨大的文化加持的过程。 尽管如此,鉴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我依然不能保证书中每一处细节都准确无误,尽管我一直战战兢兢,一直力求做到这一点。 好在故乡是读不完的,一本书根本不可能代表着故乡过去的全部。在故乡深远浩渺的历史文化面前,也许是挂一漏万;也许只算是沧海一粟;或许它根本就只能代表着冰山一角,甚至连一角都算不上。于我而言,这本书也只能算是研究或传播故乡文化的开始,与灿若群星的县志、镇志、村志等资料的介绍相比,我对故乡的认识无疑是浅陋的。但每一个阳河两岸大王桥的游子眼中都有一个大王桥,我眼中的故乡就是这个样子的。 最后,特别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乡谊、发小,热心地为我提供了诸多的资料,若没有他们热情无私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所看到的这本书。 在此,还要感谢来自故乡的兄长、天津美术出版社的编审孙力先生为本书审阅。孙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出版工作,从年轻时来到沽上多年,然而一直关心着家乡,对在津的家乡子弟关怀与照顾更是不遗余力。尤其令我敬佩的是,他与我们这些同乡交谈起来,仍然不失读书人的本色。此书稿得到其谬奖,我感到高兴而惭愧。孙力先生按年龄上是我的兄长,但他的学识见识和忧国忧民之心,让我一直以老师看待。认识他30 多年来,他对我助益多多。他们看重这些文字,或许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要给那些热爱故乡、远离故乡、愿意追寻故乡、记录故乡往昔的人一种鼓励吧。 在此,我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向为本书提供过资料,被引用过资料,为此书出版付出心血的《中国现代出版社》及所有帮助过的人,致以真诚的谢意! 写到这里,我又深深地感到不安了!因为,在书的编写过程中,有的与书有关的长辈,等书出版时已经谢世!曾经访问过的一些老人,也已经永远地安息了。他们不能读到这本书了,是多么的遗憾!如果他们的灵魂有知,我向他们致以深切的歉意! 编辑出版这本书,我是竭诚尽力的,但是资料难能周赡,纰漏在所难免。不足之处,敬请家乡父老乡亲、热心人及知情者指正。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出自唐代诗人崔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旅怀》。对故乡,每个游子都有说不完的感受。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地觉得,挖掘与传播故乡文化,是我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成了我有生之年的最大乐趣。这本书,只能算是我对故乡万千思绪中撷取的一些片段。对我的故乡,我的老家,我还将继续去读她、去认识她,并努力为她去写书。 2024 年5月定稿 于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