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陆中国现代出版社!
zgxdcbs@126.com   1876289693@qq.com 00852-69338402
最新资讯
中国现代出版社美国分社:《Th...
中国现代出版社:《史实中的中共...
中国现代出版社:《莲蓬村志》
中国现代出版社美国分社:《夏日...
中国现代出版社:《自我行动力》
中国现代出版社美国分社:《语言...
中国现代出版社:《微尘》
中国现代出版社:《我的人性、灵...
相关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彩书评 >

《负剑者:削平地球的人》前言

来源:中国现代出版社   作者:现代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4-10-21

前 言

  

这是一部学术作品吗?不是。

这是一部宗教作品吗?不是。

这是小说或者散文吗?不是。

这是一部科幻作品吗?更不是。

这是一部通识作品。

通识,是以常识为基础、以理性思考能力为工具,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关键在一个“通”字,说白了,就是常识性。

常识,即日常基本认知的简称。火烧到手会疼,这是全人类的常识:由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必须经过教育,这也是全人类的常识:把若干小孩集中起来,让专人去教他们如何防范被火烧到手就是通识教育。类似这些问题,没有人会有异议,所以才叫作常识。普及常识的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常识”是分层次的:生活常识、科学常识、专业常识。生活常识几乎通行于全人类,门槛最低、难度最小:科学常识则指基础教育阶段所能获得的常识,门类偏多、难度中等:专业常识则指专业领域内部人士之间的常识,术语冷僻、难记难解。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广泛地运用科学常识去思考和鉴别一些事物的真伪。这些常识是受过国内高中教育的人士所曾经熟知的内容。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用逻辑鉴别常识,用常识推翻猜想,呈现事物本来面目。

猜想(又叫猜测、假定、假说)不是常识,常识必须是任何人都能屡试不爽的事实,但令人头疼的是,名人的猜想会被人们当成常识,类似于电视广告词会被妇孺当作座右铭。

 实际中,猜想和常识交织互证、错综复杂,普通人难以理其头绪基至可能会出现有人妄图利用猜想去推翻常识的闹剧。常识可以推翻猜想,猜想怎么能推翻常识呢?人类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是要遂循共同的思维规律的,这就是逻辑。如果逻辑混乱了,那么交流也就成为很困难的事。

 因此,当我们站得够高,看得够远,对于哪是猜想、哪是常识,就能够分辨。而当我们能够分辨猜想和常识的时候,理性思考便成为可能我们会发现,零星的常识,通常不会产生独特而有意义的价值。但是,如果把大量相关常识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就能获得推翻那些不切实际的猜想之有力工具,就能得出完全超乎想象的、超越成见的认知!而现象还是那个现象,世界也还是那个世界,但我们的认知更客观了--在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去触摸隐藏已深的真相。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禁锢,跳出了阶级、民族政见的藩篱,回避了学术、信仰的争执,用科学上已经普及了的常识,建立起了佛教世界观完全能够成立的充足理由。

整个作品中,贯穿着“用常识推翻猜想”,并不涉及特别冷门或者专业的东西,所以每一章乃至每一节,都能独立成篇,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内容去阅读,都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思维事例去玩味。对于非佛教人员,第一章的内容完全可以跳过去。第四童虽然讲的是佛经,但读者完全可以当作参考资料去借鉴。

在“地球说”已经成为“常识”的时代,在盲从和迷信大行其道的今天,重温圣贤言论并理性思考,还世人一个相对客观的、更经得起检验的理论,作者阿慧勇于做那个敢说“皇帝没穿衣服”的男孩,实属不易。这是龙年奉献给有缘者的一场思维盛宴。

 

卜算子


编辑:现代出版社 【打印】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9 中国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香港新界沙头角麻雀岭116号1楼D室

香港总社电话:00852-69338402 业务QQ:1876289693

内地咨询电话:13715015055(深圳)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zgxdcbs@126.com   18762896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