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陆中国现代出版社!
zgxdcbs@126.com   1876289693@qq.com 00852-69338402
最新资讯
中国现代出版社美国分社:《Th...
中国现代出版社:《史实中的中共...
中国现代出版社:《莲蓬村志》
中国现代出版社美国分社:《夏日...
中国现代出版社:《自我行动力》
中国现代出版社美国分社:《语言...
中国现代出版社:《微尘》
中国现代出版社:《我的人性、灵...
相关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彩书评 >

写在《卢宇光传-穿越死亡的无冕之王》出版之际

来源:中国现代出版社   作者:现代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5-03-26

引子 时势造英雄


很早就知道卢宇光,因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有时看他在某个战地做现场报道,有时看他作为嘉宾在张召忠等人主持的专题节目中讲述他参加某次战地报道的情景。但我那时也就是看看热闹,从来没想要研究他,只知道他是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2019年夏天,我认识北京的一位名叫刘涛的导演,他是旅顺潜艇支队退役的潜艇老兵,还是电影《硬汉》的编剧之一。他听说我是潜艇兵出身的海军作家,就通过他的战友、也是潜艇兵出身的业余作者仇裕平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写个电影剧本。他的要求是:不写海军题材,太难拍,最好是写海军退役的官兵在地方上的故事。我答应他,有合适的题材可以考虑。

2020年3月,我在手机上偶然看到一个报道: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卢宇光在一次去车臣采访的途中,乘坐的装甲车触雷,装甲车被炸毁,一个俄罗斯特种兵为了保护他而牺牲。他后来娶了那个特种兵的遗孀,并照顾他们母子……。这个铁汉柔情的故事很吸引读者的眼球。我比别人更加关注的是,这篇报道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卢宇光曾是海军的一名军官!

我把这条信息转给刘涛,他喜出望外,认为这正是他想拍的题材,有海军背景,有战场硝烟,有铁血男儿,有儿女情长,好像这个题材就是为他“定制”的。他请我当编剧,他负责找投资。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开始寻找卢宇光的联系方式。由于他常驻莫斯科,一直到2020年9月初,我才和他联系上。是凤凰卫视王瑞雪先生帮的忙。

北京与莫斯科,远隔千山万水,又是疫情期间,不能见面,给采访带来困难,好在现在通讯方便,可以用微信留言和微信电话作交流。因为卢宇光曾在海军服役,他有几个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使我们比较容易拉近距离。我们很快达成共识,在收集素材写电影剧本的同时,顺便写一本《卢宇光传》,然后再写一部电视连续剧。

这无疑是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我曾写过“美国律师”、“加拿大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现在又要写一个“莫斯科记者”,我自己都觉得我挺能干的:人在国内,笔写天下。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是“一期工程”,后面还有“二期”、“三期”。好戏在后头。

为写此书,我专门上网购买了一些资料,其中包括吕宁思的《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吕宁思在书中这样写道:


记者,是个让人骄傲的称号,也是当代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一个优秀的记者,就算死到临头,最后的一分钟也应该在进行新闻报道。……这就是真正的新闻工作者的精神所在。


吕宁思写这本书的时间是2004年11月。在此之前,卢宇光已经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阿富汗战争、莫斯科人质事件、别斯兰人质事件等危险环境下的报道,之后又参加了伊拉克人质事件、俄格战争、克里米亚事件、乌克兰顿涅斯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十几次进入叙利亚)的报道,在战场上4次受伤,由于三次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访受到严重核辐射,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受到贫铀弹辐射,以及早年在雪岱山受到雷达电磁波辐射,他曾于2012年11月18日出现“辐射性冠状动脉炎心肌梗塞”,昏迷了很长时间,最后又从死亡线上“爬”了回来。

在他住院治疗期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到医院视察工作,得知有一位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采访的中国记者在这里住院,还专门到病房里看望他。

目前,卢宇光在华人世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中国总理温家宝、李克强都看过他的战地报道,并和他有过面谈。2018年3月1日,他在战场上第四次负伤,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得知消息,特地通过我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向他表示慰问。

卢宇光无疑就是吕宁思所说的那种“优秀的记者”。他的老班长、海军大校于广琳称他是“拿生命换新闻的世界级战地记者”。此言不虚。

卢宇光认为,单位领导和老班长于广琳的溢美之词都是鼓励他前进的动力,他很清醒,他就是一个普通记者,在尽记者的本分而已。实际上我在写他的时候,也没有把他当作“高大全”的英雄来写,更没有把他当人生楷模来写。无需讳言,他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他的运气好,遇到了很多“贵人”,也是机缘巧合,他干上了他喜欢干的职业,遇到了发挥他特长的机会,让他在莫斯科人质事件中“一战成名”。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时势造英雄。

如果他学的不是俄语,如果他没去俄罗斯,如果当时的莫斯科不是“多事之秋”,他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切都是“命”。他用他学的俄语,用他的顽强精神,在“多事之秋”的俄罗斯穿越各个战场,出生入死,这才创造了事业的辉煌。

卢宇光是海军转业干部的骄傲。因此我愿为他写传。

HBOOK006x


编辑:现代出版社 【打印】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9 中国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香港新界沙头角麻雀岭116号1楼D室

香港总社电话:00852-69338402 业务QQ:1876289693

内地咨询电话:13715015055(深圳)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zgxdcbs@126.com   1876289693@qq.com